历史沿革

       1960年代,学校建立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化学实验室。经过初期艰苦的努力,实验室有了一定规模的发展,从几个合成实验和基本性能测试实验项目,发展到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两平台体系。
2001年,为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研究决定将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化学基础实验室、高分子专业实验室合并组建高分子科学教学实验中心,以进一步整合实验教学资源,促进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005年后联合北京市新材料加工重点实验室及测试中心,使本科实验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设计创新实验三平台体系,实验囊括了高分子合成、结构、加工、性能表征、复合材料等完备的高分子学科实验体系。
       2010年学校为进一步整合学校办学资源,发挥学校跨学科、跨专业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优势,决定将高分子科学教学中心和机械工程教学中心进行优势组合,成立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高分子科学与工程教学实验中心挂靠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机电工程学院,以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化工过程机械国家重点学科、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为依托,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过程装备与控制等国家级特色专业强强联合,其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我校最具社会声誉的专业之一,招生常年保持最高录取分数,是教育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全国A++专业,2010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教育部高等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单位。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教学实验中心实现跨专业、跨学科联合,整合零散的实习基地,建设了以国家和北京市校外实习基地为龙头的校企联合工程实践平台。实验的模式、内容在国内同类专业领域具有鲜明的特色。中心按照“基础、模块、科训、实践”体系,设置高分子基础实验平台、高分子专业模块实验平台、科研训练实验平台、校企共栖工程实践平台。包括三个基础实验室,即“高分子化学实验室”、“高分子物理实验室”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室”;六个高等专业模块实验室,即“塑料工程”、“弹性体工程”、“复合材料”、“高分子化工”、“生物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机械及制造”模块实验室;以“化工资源有效利用”、“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新型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碳纤维国家工程中心、教育部国防材料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的研训练实验平台;建有以北化-大橡塑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为龙头的多领域的校企人才实践培养基地,形成双方均受益的共栖平台。除此之外还建有一个信息化仿真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按教学功能分区建设和分级管理,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实验室负责人有业务能力强的教授担任,使实验教学中心成为面向多学科、多专业的实验教学及创新人才培养基地。